冠*的跌落
阳光私募基金的冠*似乎与公募基金有着一样的魔咒,前一年的冠*在次年都鲜有很好的表现。而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种魔咒背后的逻辑并无不同,业绩爆发带来的规模扩张、媒体关注、人才的流失都让曾经的冠*变得压力山大。
业绩变脸
近日,2013年的阳光私募基金冠*刘增铖作为投资顾问的一只基金专户产品被迫清盘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而这种年前风光年后颓废的案例在中国的阳光私募基金市场早已屡见不鲜。
长安基金-银闰铖功5号资产管理计划,这只被太多投资者寄予厚望的产品在今年3月20日成立,计划存续期为3年,目前封闭的1年期间不可赎回。银闰铖功5号的投资对象为股指期货、商品期货、股票证券,剩余期限不超过1年的国债和央行[微博]票据、银行存款以及现金。投资策略为主观趋势策略,专注捕捉多品种多周期趋势波段行情。
资料显示,银闰铖功5号的投资顾问为一家名为广州银闰的公司。广州银闰成立于2011年,为国内金融类风险投资和期货投资的顾问公司,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期货基金、对冲基金的研发与销售。广州银闰的核心人物为中国期货界的风云人物刘增铖,1992年进入期货股票市场,2006年~2010年,他连续五年参加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均获前十名。2013年刘增铖管理的铖功程序化收益率高达613.51%,创下一年超6倍的收益。
正是去年的成功夺取阳光私募冠*,才让更多的投资者积极申购了这款银闰铖功5号产品,然而让投资者未曾料到的是,10月23日因为投资标的出现暴跌引发净值从前一天的0.8元跌至0.647元,当日跌幅达到23.16%,同时也跌破预警线0.75元以及止损线0.70元,故而触发清盘诉求。
与此同时,广州银闰担任投资顾问的还有财通基金[微博]旗下的一只名为财通基金-银闰铖功1号的专户产品。资料显示,银闰铖功1号成立于今年2月13日,目前业绩也不太理想。有投资者在相关论坛上表示10月17日银闰铖功1号业绩为每份0.796元,而到了10月24日其净值已经跌至每份0.606元。甚至有投资者表示该清盘了,但是由于每只产品设计的清盘线不尽相同,所以是否这个净值已经触及清盘线就不得而知。
冠*魔咒
显然,刘增铖并不孤单。回顾往年各私募冠*之后的表现,在私募这个长期的舞台,冠*落幕后的戏份不一定精彩。对某年的冠*来说,曾经的业绩和团队,似乎特别容易物是人非。当然也有不少阳光私募基金虽然未能延续冠*,但是依旧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2007年的私募冠*中国龙1,在当年取得216.43%的收益。2007年正值国内阳光私募的起步阶段,在为数不多的阳光私募中,中国龙系列产品就有3只位列其中。2012年,中国龙系列产品的整体投资团队从云南信托中独立出来,成立了涌峰投资,继续管理该系列产品,并保持着其一贯风格和团队的稳定性。
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金中和西鼎以20.08%的正收益取得当年冠*,基金经理邓继*给人留下了熊市冠*的印象。不过,在2010年邓继*便离开金中和,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泰达鼎晟。此后,金中和系列产品由金中和CEO曾*接管。
2009年,A股再次迎来牛市,新价值2以192.57%的惊人收益夺得当年私募冠*。随后,新价值大幅扩张,发行了多只产品,罗伟广的拐点暴利法也广为传播。但是2011、2012年,新价值旗下产品经历了持续的下滑,新价值投研团队也出现大幅变动。
2010年的私募冠*世通1期和新价值2有着几分相似。其基金经理常士杉也是从熊市亏损后登上冠*宝座。但同样,夺冠后的世通1期也经历了2年多的下滑期。在2010、2011年发行的几只产品也因亏损触及清盘线而被清盘。
在被称为最难做的2011年,呈瑞1期以31.31%的收益夺冠。作为近几年的后起之秀,呈瑞1期业绩保持得非常不错,夺冠后的两年依旧表现强势,2012年以46.13%的业绩再次杀入前十。不过,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其各只产品业绩分化较大。
2012年的私募冠*银帆3期遇到了和呈瑞相似的情况。这家在西藏注册、在成都办公的私募行事低调。在夺冠后的2013年度,银帆3期的收益依然保持在同类前20%,但银帆其余产品业绩参差不齐。
对此,有私募基金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就表示,阳光私募基金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与公募基金难言有太大的区别,人才多数都是从公募基金出来的,而管理操作方式也极其类似,所以发展路径也必然会有所趋同。部分优秀的投资经理选择在成名之后投奔私募,在投奔私募之后与合伙人分家,该人士称,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产品的业绩表现。
另外有公募基金人士则对表示,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存在一个顽疾,没有人能做常胜将*。部分私募基金冠*的诞生都是对某个行业某个板块的重仓豪*,而市场永远是在变化的,这要求管理人需要更长久的稳健投资。在该人士看来,冠*并不重要,那些长期排名靠前的基金可能更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且可观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