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产后漏尿,痔疮、乳房胀痛、腰痛这些产后后遗症也最为常见。从怀孕到分娩,女性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哪怕是生产结束,这些变化也依然存在,为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今天,我们来说说一些比较常见的产后后遗症,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
一、漏尿
盆底肌是一个封闭在盆骨底的肌肉群,它能够承托着膀胱、尿道、子宫、直肠等器官,让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女性在怀孕的过程中,盆底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牵扯以及损伤,导致其收缩以及承托功能减弱。产后盆底肌未能恢复好的话,就容易发生“尿失禁”。
应对方法:
1.运动疗法:凯格尔练习
①宝妈平躺在床上或是瑜伽垫上,躺下后,背部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膝盖并拢后抬起,然后头压低,使脖子不要绷紧,集中注意力于“盆底肌”;
②先收缩盆底肌5秒,然后放松盆底肌10秒,反复交替进行,10次为一组,每天练习3~4组。
Tips:小便中途憋尿,感觉所用力收缩的肌肉位置,即是“盆底肌”。
2.做盆底肌修复
如果宝妈产后漏尿的现象比较频繁且严重,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盆底肌修复治疗,让盆底肌快速恢复正常。
二、痔疮
怀孕后,女性体内的*体激素分泌会增多,*体激素偏高会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的张力下降,肠胃蠕动频率降低,食物在胃里消耗时间延长,进而出现便秘、痔疮。
生产后,产妇体内的*体激素并不能马上减少,而且子宫等内脏器官会出现下垂,导致盆腔静脉回流不畅、肛门受压迫,诱发“痔疮”。
应对方法:
不管孕期还是产后,产妇都要管住嘴,均衡膳食,保持运动,温水坐浴。如果产后痔疮特别严重的,建议咨询医生,进行局部治疗。
三、乳房胀痛、有硬块
很多哺乳期的宝妈在产后3~7天会出现乳房胀痛、硬结、疼痛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乳管不通畅,导致乳汁淤积而引起的。
应对方法:
1.哺乳姿势要正确,通过热敷、冷敷、按摩等方式来缓解疼痛,疏通乳管;
2.若产后乳房胀痛情况较为严重,医院乳腺科看一下,针对性治疗。
四、腱鞘炎
大部分新手妈妈会因为抱孩子的姿势不正确以至于手指手腕压力过大,出现疼痛、麻木等典型的“腱鞘炎”症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妈妈手”。
应对方法:
1.纠正抱娃姿势,平时可以两只手换着抱孩子;
2.多做增强手腕灵活度的关节性训练和手指抓握训练,促进血液循环。
五、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最初是由两块肌肉组成的,分为左腹直肌和右腹直肌,在两块腹直肌的中间有一条连接两边的“拉链”——腹白线。
孕期由于肚子逐渐变大,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白线位置向两侧分离。即使在生完孩子后,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宝妈肚子看上去松松垮垮的。
应对方法:
1.产后一年之内,腹直肌分离的宽度小于3指之内的,可以通过平板支撑、臀桥等正确的腹部锻炼来促进恢复,切勿做仰卧起坐等使腹直肌弯曲的动作。
2.如果腹直肌分离宽度超过3指,产后1~2年仍不能缩小恢复的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将分离的腹直肌重新向腹白线靠拢。
六、产后腰痛
很多宝妈在产后都会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这是由于怀孕期间,子宫逐渐变大,腰部承受更多的压力,使得盆腔血管及神经受到压迫。
加之产后没有好好护理,比如喂奶姿势不当,月子期间久坐不动或过度劳累,腰部受凉等,都是产后“腰痛”的诱因。
应对方法:
1.哺乳期腰痛其实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别治疗。平时注意腰部护理、纠正错误姿势、借助按摩器械,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2.如果产后腰疼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医院做个检查,及时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