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产后妈妈们在怀孕期和产后遇到的比较常见的问题。痔疮使妈妈们承受着“难言之隐”。
为什么孕产期的妇女更容易发生痔疮呢?
产后究竟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痔疮的出现呢?
孕产期为什么容易发生痔疮?1、女性特殊生理结构,在子宫发育后压迫到直肠,导致直肠向后倾斜,弯曲度增大,大便通过缓慢,容易引起痔疮。
2、怀孕后,孕妈妈体内会产生多量性激素,受到这些激素的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胀力减退,蠕动减少、减弱,使食物在胃里排空推迟,导致粪便在结肠中潴留时间过长,引起水分减少,粪便干结,发生便秘。
3、妊娠期因腹中宝宝日益增大压迫直肠,使直肠肛门的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引起痔静脉曲张导致形成痔疮;
4、分娩时肛门局部的痔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痔疮,甚至可能引起痔静脉破损,导致血栓性外痔。
四条措施,有效预防产后痔疮:
1预防便秘产后预防便秘是预防痔疮发生的最好方法。
最重要的是做好饮食搭配和饮食调理。
便秘的最常见原因是饮食中食物含膳食纤维过少,所以应该多吃含膳食纤维较多的水果、蔬菜如:香蕉、燕麦、全谷食物、各色蔬菜、水果等;多饮水,少吃辣椒、槟榔等刺激食物,避免喝酒。
2加强锻炼纠正不良坐姿,避免久坐、久站、久行,加强肛周肌肉锻炼。
产后每天可以做提肛运动:将肛门括约肌往上提,吸气、肚脐内收,持续3-5秒,再放松肛门括约肌,呼气一切复原。如此反复,每次做20个回合,可以早晚各锻炼1次。
3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清洗会阴及肛周皮肤,水温在28-30℃左右,清洗过后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或用温度适宜的电吹风吹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清洗后可以自己做肛周局部按摩,肛门周围垫一块软毛巾,用手指沿着肛门周围做顺时针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产后早排便并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产后生活要规律,应尽快恢复产前的排便习惯;
每天早起喝一杯温开水,帮助肠胃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每次排便控制在3-5分钟,避免久蹲,避免边看报纸书籍边上厕所;
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擦拭肛门时应该从前往后,大便特别干燥不易排出的,可以使用开塞露。
信息来源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图片:源自网络
免责申明本
很多自然分娩的妈妈生产后就比较“头痛”—怎么生了个宝宝后,肛门口多了块肉肉,不会有大问题吧?其实,这是痔疮。对于痔疮,大家应该不陌生,它主要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边缘的静脉丛曲张形成的质软静脉团块。
为什么孕妇产后会出现痔疮,只要有以下3大因素:
一.产前不良因素:1.由于孕期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肠蠕动慢,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长,使水分吸收造成大便干结;2.随着胎儿的生长,腹部过度膨胀、胎先露部压迫盆底,使腹部肌肉和盆底组织松弛,肌肉收缩力量不足,排便力量减弱,在生产时也影响产力;3.饮食结构不合理,妊娠期间饮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类等高营养物,而易消化食物、蔬菜及水果吃得少,缺乏纤维素摄入;
二.产时易发因素:1.女性在顺产时由于用力太大,过久,会出现疼痛脱肛的现象,以致引起痔疮的发生;2.生产期间胎先露部易压迫直肠,从而易在直肠肛门处发生静脉曲张,影响血液回流,从而形成痔疮,甚至引起痔静脉的破损,导致血栓性外痔以及炎性外痔;
三.产后高发原因:1.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大便意识不强,常常数日无大便;2.产后会阴和骨盆或多或少的损伤,通过神经反射,抑止排便动作;3.卧床时间较长,腹壁松弛,排便无力,使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久,易发生便秘,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直肠静脉压升高,从而形成痔疮。
因此,在妊娠期间,孕妈妈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为生产做准备;进入产房生产的时候,一定要放轻松,配合助产师顺利产下宝宝;产后要注意饮食、及时下床活动,从而避免或减轻产后痔疮的形成。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于“西交一附院妇产科”,版权均为西交一附院妇产科所有,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